016 2025年节能宣传周活动工作总结
2025年节能宣传周活动工作总结
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绿色发展和节能减排的战略部署,积极响应全国节能宣传周活动的号召,本单位于2025年5月13日至5月19日,围绕“绿色发展,节能先行”这一主题,精心组织、周密部署,顺利开展了为期一周的节能宣传系列活动。本次活动旨在提高全体干部职工及社会公众的节能意识,推广节能降碳理念,引导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。现将本次活动开展情况总结如下:
一、活动筹备与组织
为确保2025年节能宣传周活动取得实效,本单位高度重视,提前谋划,成立了以分管领导为组长,办公室、后勤保障部、宣传部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活动领导小组,统筹协调各项事宜。
(一)细致制定活动方案。活动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专题会议,深入学习国家及上级部门关于节能工作的最新要求,结合本单位实际,充分听取各方意见,研究制定了详细的《2025年节能宣传周活动方案》。该方案明确了活动主题、指导思想、目标任务、主要内容、时间安排、责任分工以及保障措施,为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清晰的路线图。
(二)明确人员职责分工。在方案指导下,将各项任务细化分解至具体部门和责任人。办公室牵头负责活动的总体协调、文稿撰写和信息发布;后勤保障部负责节能设备设施的检查维护、能源数据统计和节能措施的落实;宣传部负责宣传资料的制作、媒体联络和氛围营造;各业务部门则负责本部门内部的节能教育与实践。通过明确分工,确保了责任到人、任务到岗。
(三)充分保障物资准备。根据活动内容需求,提前购置和制作了宣传海报、横幅、节能知识手册、节能小礼品等宣传物资。同时,对用于讲座、展览的场地设备、投影仪、音响等进行全面调试,确保各项设施正常运转,为活动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保障。
二、活动内容与形式
本次节能宣传周活动紧扣主题,形式多样,内容丰富,线上线下联动,力求覆盖更广、影响更深。
(一)举办节能知识专题讲座。5月14日上午,特邀[某节能领域专家/知名教授]就“低碳生活与节能科技”主题进行专题讲座。讲座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当前全球气候变化形势、我国节能减排政策以及日常生活中的节能技巧与最新节能技术应用。共有[约XXX人]干部职工及部分社区代表参加了现场讲座,并积极与专家互动交流,反响热烈。
(二)开展节能主题展览。在单位大厅及主要办公区域设置了节能宣传展板,内容涵盖国家节能政策、能源现状、节能小常识、节水节电技巧、绿色出行倡议等。展览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,直观地展示了节能降碳的重大意义和具体方法。据统计,展览期间吸引了[约XXX人次]驻足观看学习。
(三)组织线上节能知识竞赛。通过单位内部网络平台和官方微信公众号,同步上线“节能小达人”线上知识竞赛。竞赛题目涵盖能源效率、可再生能源、绿色消费等多个方面。共有[XXX人]参与答题,有效激发了干部职工学习节能知识的积极性与主动性,提高了节能知识的知晓率。
(四)发起“随手节能”倡议活动。在全体干部职工中发起“随手关灯、拔掉插头、节约用水、绿色出行”等节能行为倡议,并通过宣传栏、内部邮件等形式,广泛宣传节能行为规范。各部门结合自身特点,开展了“空调26℃+”挑战、“光盘行动”等系列实践活动,将节能理念融入日常工作生活。
(五)深入社区进行节能宣传。5月17日下午,组织志愿者深入[某社区],通过发放宣传资料、现场讲解、播放节能短片等方式,向社区居民普及家庭节能常识和绿色消费理念,解答居民关于节能环保的疑问。活动受到了社区居民的普遍欢迎,累计发放宣传资料[约XXX份]。
三、活动成效与亮点
经过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,2025年节能宣传周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,达到了预期目标,有效提升了全员的节能意识和行动自觉。
(一)节能知识普及程度显著提高。通过专题讲座、知识竞赛、展览宣传等多种形式,将节能降碳知识系统地传递给广大干部职工及部分社会公众。据线上知识竞赛结果显示,参与人员的平均得分达到[XX分],相较于活动前随机抽样调查的平均得分[XX分],有明显提升,表明节能知识的普及率和掌握程度得到了有效提升。社区宣传活动也有效弥补了部分居民节能知识的空白。
(二)公众节能意识普遍增强。活动期间,通过问卷调查和现场访谈发现,[XX%]的受访者表示对节能降碳的必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,[XX%]的受访者表示将更加关注和践行节能行为。例如,在办公区域,随手关灯、电脑待机状态拔掉电源插头等行为更加普遍;在用水方面,节约意识明显增强,跑冒滴漏现象显著减少。这表明节能理念已逐渐从“耳闻”转化为“心动”,进而影响行为。
(三)节能行为初步形成良好习惯。活动倡议得到积极响应,体现在具体行动上。据初步统计,在活动周期间,本单位办公区域日均用电量相较于活动前一周下降了[X%](剔除其他可控因素),日均用水量下降了[Y%],虽然短期数据存在波动性,但总体趋势向好,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干部职工节能行为习惯的积极转变。此外,选择公共交通、步行或骑行等绿色出行方式的员工比例有所增加。
(四)营造了浓厚的节能降碳氛围。通过多渠道、立体化的宣传,节能降碳成为单位内部和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。单位内部形成了“比节约、赛降耗”的良好氛围,各部门之间相互借鉴、共同进步。外部媒体如[某报社/某电视台]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报道,进一步扩大了活动的社会影响力。
四、存在的问题与不足
在肯定成绩的同时,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本次活动中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,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。
(一)部分活动形式创新性不足。尽管活动内容丰富,但部分形式仍相对传统,对年轻群体和部分一线员工的吸引力有待进一步提升,未能充分调动所有人员的积极性和参与度。例如,线上活动的互动性可以更强,线下活动的体验感可以更丰富。
(二)宣传深度与广度仍需拓展。虽然进行了多渠道宣传,但部分宣传内容仍停留在表面,未能深入剖析节能降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,对部分员工的触动不够深。同时,对特定群体的覆盖面尚有提升空间,如部分生产一线员工因工作性质原因,参与集中活动的便利性不足。
(三)节能成效数据化管理有待加强。目前对节能行为转变和具体节能量的统计,尚缺乏更为精准、细致的数据采集和分析体系,难以形成更加直观、有说服力的量化成果。这使得在评估活动长效性和深远影响方面存在一定局限。
五、改进措施与未来展望
针对本次活动中暴露出的问题,我们将认真总结经验,汲取教训,并在未来的节能宣传工作中加以改进和提升。
(一)持续创新活动形式。下一步,我们将积极探索运用VR/AR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,开发更具沉浸感、互动性和趣味性的节能体验项目和线上科普平台。考虑引入“节能积分”等激励机制,鼓励员工积极参与节能实践,并将节能成果与个人绩效、荣誉挂钩,提高活动的吸引力和持久性。
(二)深化宣传内容与拓展宣传渠道。在内容上,将更加注重节能降碳与生产生活实际的紧密结合,挖掘典型案例,分享成功经验,让节能理念更加具象化、生活化。在渠道上,除传统媒体外,将加大与短视频平台、直播平台等新媒体的合作力度,制作更多符合网络传播规律的节能科普作品,扩大宣传覆盖面和影响力。同时,针对不同岗位和群体的特点,定制化开展节能教育。
(三)强化节能数据监测与评估。我们将逐步建立完善的能源消耗监测系统,对单位的用水、用电、用气等数据进行实时采集、分析,并定期发布能源消耗报告,将节能宣传与实际的能源管理深度融合,通过数据驱动发现节能潜力,量化节能成效,为精准施策提供科学依据。
(四)推动节能工作常态化、制度化。节能降碳是一项长期任务,不能仅限于宣传周。我们将把节能理念融入到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中,形成长效机制。鼓励各部门建立健全内部节能管理制度,将节能要求纳入日常工作考核。同时,持续开展节能技术改造,推广高效节能设备和技术,从硬件层面提升节能水平。
展望未来,我们将以本次节能宣传周活动为新的起点,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,以更坚定的决心、更务实的举措、更创新的思维,持续深化节能降碳工作。我们将致力于构建全员参与、全链条覆盖的节能管理体系,努力将节能降碳转化为每一位员工的自觉行动和单位的内在基因,为建设资源节约型、环境友好型社会贡献本单位的积极力量,为实现国家“双碳”目标贡献我们应有的担当。